貿易戰升溫中美各握什麼底牌 美國農業首當其"沖"





美國宣佈對華“301調查”結果單方面挑起貿易戰一事,仍是各界關註的輿論焦點。3月25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8年會上做主旨演講時指出,搞單邊主義和打貿易戰損人不利己,隻會引發更大的沖突和負面影響。論壇上,清華大學國傢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更預測稱,貿易戰一旦開打,兩國商品的成本、價格、流動都會發生變化,將為全球產業鏈帶來4000多億美元的損失。記者梳理發現,鑒於中美目前貿易結構和雙方已經宣佈的“制裁”與反制措施,農業、新興制造業等領域,或將成為此輪貿易戰的“主戰場”。

農業首當其“沖”

為應對美國所謂“301調查”結果以及對華貿易限制措施,中國商務部宣佈擬對自美進口部分產品加征關稅,以平衡損失,涉及鮮水果、幹果及堅果制品、葡萄酒、豬肉及制品等眾多農產品。數據顯示,2016年美國對中國農業出口總額為210億美元,中國是美國的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國,分析普遍認為,此次中美貿易糾紛,勢必將對兩國農業,尤其是美國農產品出口造成較大打擊。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舉例稱,美國多個州的幹果產品主要銷售市場都是中國,屬於剛性供應,不過這部分幹果產品對於中國市場而言並非是剛需,這就意味著,中國商務部的反制措施會對美國相關企業產生比較明顯的沖擊。

不過有分析認指出,中國針對美國農業領域的貿易反擊仍留有後手,暫時未將戰火引向大豆。財政部原部長、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樓繼偉就直言,目前中國商務部的反制措施依然較弱,未來還可以從大豆、汽車、飛機等領域入手“應戰”。

資料顯示,中國既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也是美國最大的大豆買傢,而大豆也是美國向中國出口占比最大的農產品。據美國大豆協會統計,每年美國農民生產的大豆有1/3銷往中國,總價值約為140億美元,該協會聲明稱,如果中國打擊報復大豆領域,將令很多美國農民失去賺錢能力、無法生活。對此,白明的態度較為謹慎,他指出,囿於國內種植條件,大豆產品具有不完全可替代性,因而美國進口大豆對於中國市場而言是剛需,是否從此入手反擊需要周全考量。

業內也有分析指出,大豆仍是國內主要的蛋白獲取來源,如果限制甚至禁止美國進口大豆,依賴其他國傢進口無法完全彌補國內缺口,而這也會拉升國內蛋白原料價格,推高生豬養殖成本(豆粕是最重要的豬飼料),眼下生豬養殖大幅虧損,成本上漲將令產業進一步受挫。此外,主要替代進口國中,巴西大豆產銷量雖然豐富,但受運力限制及工人時常罷工等因素影響,該國並不能保持穩定供出,比較優勢要遜於美國。

汽車飛機等制造業承壓2017年雞籠中元祭|中元祭|基隆中元祭|2017基隆中元祭|雞籠中元祭|基隆中元祭活動|2017基隆中元祭活動電動床

制造業同樣將受到波及。有統計數據顯示,除農產品外,美國對中國出口的產品主要集中在機械設備儀器(30%,主要是資本品)、運輸設備(20%)、化工產品(10%)、塑料及橡膠制品(5%)等,在貿易戰的背景下,包含汽車、飛機兩國制造業合作將持續受到較大壓力。

以汽車行業為例,單就整車行業而言,去年中國已連續第六年蟬聯通用汽車的全球最大市場,美系車中的福特、特斯拉等也一直試圖在中國汽車市場取得更多市場份額。資料顯示,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以車輪和輪胎生產為主,其中25%左右都出口到美國,而美國的進口零部件占比為7%,主要為傳動系統、車身附件以及發動機零件等,貿易戰的深入,對汽車零件行業的沖擊無疑是最大的。

“中國是汽車大國,這些年也正向汽車強國發展,我們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包括一小部分整車和大部分輪胎等低端汽車零配件;自美國進口的主要是中高端整車和高端汽車零配件”,白明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國內對於美系高端豪車的需求並不十分集中,即使中美貿易糾紛蔓延至該領域,對於中國市場的影響相對有限。

不過一些自主品牌想要進入美國市場的戰略步伐可能會有所放緩,有業內人士透露,廣汽此前已經高調宣佈要進軍美國市場,但基於現在雙方的貿易摩擦升級,相關戰略推進勢必有所延遲。

還有分析指出,如果中國下一步將芯片、飛機等行業列入加稅范圍,美國飛機制造商巨頭波音公司或將在這場中美貿易戰中受損。截至目前,波音在華訂單數已達約1720架,其中還未交付的訂單數達約331架。

不過,美國擬對中國征稅的領域還集中在高科技制造領域,如高性能醫療器械、新材料、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和航空產品等。對此,交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傢洪灝分析稱,這些項目遠遠超出瞭最初提議的鋼鐵和鋁進口關稅,囊括瞭中國正在自主迅速追趕的多個高新技術制造台灣商標註冊業。辦公用品

石油化工依存度“動搖”

另一個頗受關註的行業是石化行業。據悉,中美雙方在行業上下遊互相依存,互補性強,合作大於競爭,由此,業內有觀點稱,貿易戰或帶來油價上漲。申萬宏源石油化工團分析人士就指出,近年來,在能源上遊行業,中國對於美國的依賴度增加,主要體現在原油、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的進口量逐年增加,而伴隨著美國頁巖氣開發,美國的基礎原料出口也需要中國市場,二者之間互為依存。

而在下遊行業,美國在華投資遠大於中國在美投資,除瞭資源不占優勢外,中國在很多產品生產環節競爭力已經趕超美國。

而在下遊行業,美國在華投資遠大於中國在美投資,除瞭資源不占優勢外,中國在很多產品生產環節競爭力已經趕超美國,美國仍有大量的精細化工產品輸出中國,這勢必加強中國的自主研發以及進口替代。

在中國能源網首席研究員韓曉平看來,長期穩定的能源交易必須基於互相信任,美國三番兩次挑起對中國的貿易糾紛,已經使得中國國內能源企業對於是否購買美國液化天然氣、是否赴美國投資相關行業產生瞭猶豫和遲疑,“石油油田開采、管道維護、運輸碼頭建設都是長遠的工程,顯然目前美國方面針對中美貿易的態度,不能讓中國企業安心投資。”

韓曉平直言,出於國內市場需求、彌合中美貿易順差的考慮,中國原本計劃大規模進口美國天然氣等產品,但美國政府此次發起的所謂貿易制裁,效果隻能是適得其反,中國是世界最大能源市場,也是最大石油進口國、最大天然氣進口國,不能完全進入這樣一個龐大的市場,對於美國能源企業而言,是一大損失。“就產品替代性而言,即使自美國進口受阻,中國與俄羅斯、‘一帶一路’沿線國傢等石油儲備豐富國傢合作關系依然緊密,這顯然足以彌補部分進口需求,因而在能源領域,中美貿易戰對中國市場影響也並不顯著。”

還有分析認為,能源領域的大量進口,或許能成為未來中國與美國進行進一步貿易談判時的重要籌碼,這顯然也是削減中美貿易順差的一大利器。



本文來源:北京台中商標註冊商報 作者: 蔣夢惟 張暢

責任編輯:王曉武_N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je261w0r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